古扫地苕帚即用黍穰
《左传·襄二十九年》:“楚人使公亲襚,乃使巫以桃茢先祓殡,楚人弗禁,既而悔之。”杜注:“茢,黍穰也。”孔疏:“《檀弓》云:‘君临臣丧,以巫祝桃茢执戈,恶之也。’郑玄云:‘桃,鬼所恶;茢,萑苕,可扫不祥。君临臣丧,《礼》有此法。茢是帚,盖以桃为棒也。《毛诗传》曰:‘薍为萑,萑苕谓薍穗也。’杜云‘茢,黍穰’者,今世所谓苕帚者,或用薍穗,或用黍穰,二者皆可为之也。”
按:薍者,荻属。陆机《诗疏》:“薍或谓之荻,至秋坚成,则谓之萑。”故其穗可以为帚。黍穰者,黍穗,秋老实落,缚其梢为帚。今北方人家多如此,无以荻苇穗为帚者,而古则兼用之。
古帚之长短与今同
《曲礼》:“凡为长者粪之礼,加帚于箕上。”又,《管子·弟子职》:“执箕膺揲,箕舌。厥中有帚。”以是证古帚长不过二尺,正与今同。至孔疏所谓“以桃为棒”,似今日扫院之帚,以木柄缚帚尾,可远扫,亦可高拂也。
魏晋宫殿榜额皆墨书
《世说》:“韦仲将能书。魏明帝起殿,欲安榜,使仲将登梯题之。既下,头发皓然。”又,“太极殿始成,时王子敬为谢公长史,谢送版,使王题之。王有不平色,语使云:‘可置著门外。’后谢语王云:‘题之上殿,何若?昔魏朝、韦仲将诸人,亦自为也。’王曰:‘魏祚所以不长。’乃罢。”按:题额,后世皆木刻为之。魏晋时有刻石,尚无刻木,故题殿额皆墨书。以是证社会榜额,无不墨书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