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科创板无疑成为活跃资金最为关注的焦点。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,科创50指数单边上扬,大涨4.68%。今天(6月6日)早盘不到半小时,再度大涨 3%。而此前,在4月27日大盘见底之后,科创板也率先走出强势的9连阳。4月27日至今,科创50指数整体累计涨幅已达24.4%。 七大理由支撑 科创板成当前最火爆市场! 兴业证券日前发布研究报告指出,4月底以来科创板率先突围领跑市场,从中期维度看,今年的科创板有点像2012年的创业板,将成为引领新一轮上行的主线方向。 看好科创板的理由,兴业证券总结了七条。 第一,宏观环境上,随着经济逐渐开始复苏,国内的聚焦点将从短期的“稳增长”、“防风险”重回长期“高质量发展”。 第二,政策环境上,推动科技创新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时代的需求,科创板也将肩负起推动经济转型升级、加速科技创新重任。一如2012年,政策持续加码“调结构”、“互联网+”加速经济转型,创业板也恰逢其时,肩负时代使命、趁势而起。 第三,定位和结构上,科创板定位清晰,聚焦“硬科技”赛道,主要覆盖电子、电气设备、机械设备、 计算机、 生物医药等行业。 第四,盈利水平上,2021年一季度以来科创板业绩便持续领跑市场。并且,在高研发投入的支撑下或更具持续性。 第五,估值水平上,经历大幅调整后,已有近四成的科创板个股股价低于发行价,科创50指数从高位调整至今几乎腰斩,估值也处于历史低点,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。 第六,资金配置上,当前科创板仍是机构低配、“人少的地方”,且加仓的方向明确。尤其是,2021下半年以来,在科创板遭遇大幅调整的情况下,市场仍在逆势增配。 第七,筹码结构上,科创板打新收益回落有望加速资金“掘金”存量。 对于券商总结的上面七条中期看好科创板的理由,第二条、第三条、第四条理由都是比较牵强的。因为过去半年,科创板一路下跌的情况下,上述四条理由依然是成立的。科创板的政策定位、行业定位,还有盈利水平,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。而第一条,宏观环境,从“稳增长”、“防风险”,重回长期“高质量发展”,这个过程可能确实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。 真正比较实实在在的因素,可能还是最后三个。比如估值水平,跌了那么多之后,估值水平确实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了。资金配置上,现在科创板“冷”了那么久,刚刚开始转暖。最后,科创板打新收益明显回落,打新股确实不如抄底科创板,这个理由也是说得通的。 上半年基金收益告负 下半年能否逆袭? 自科创板诞生以来,公募基金的布局热情较高,目前已有可投科创板的基金较为丰富,包括科创主题基金、科创板战略配售基金、 科创50ETF、双创50ETF等。 目前,市场主要有两类跟踪科创板指数的ETF,分别是科创50ETF、双创ETF,分别跟踪科创50指数、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,跟踪这两大指数的ETF数量已超过20只,此类ETF既可在场内交易,也可在场外申赎。 今年以来,科创50指数下跌超20%,双创50指数下跌超15%,跟踪两大指数的ETF年内回报均为负,不过这些基金也呈现出越跌越买的态势,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年内基金份额增加了90.54亿份,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增加了26.16亿份。 除了跟踪科创50、双创50的ETF之外,目前市场上还有两大类投资科创板的场外基金。 一类是名字里带有“科技”、“科技创新”或“科创”等字样的科技创新主题基金,此类基金只要遵循科技创新主题投资即可,不必拘泥于科创板,投资任何市场都是可以的。另一类是名字里含有“科创板”的基金。这类基金要求至少80%的非现金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。 该类基金年内表现也不太理想,基本年内收益都告负,其中华夏科技创新A、 金鹰科技创新、 易方达科技创新等年内净值都下跌了超20%。同样的随着这些基金的下跌,抄底资金也不断涌入,景顺长城科技创新A年内份额增加了8亿份。 有业内人士认为,目前市场对于科创板的主题指数基金或者行业基金都很感兴趣,尤其对于一些经济转型方向的赛道布局热情很高。未来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越来越多,可能会有更多根植于科创板的主题基金、行业基金出炉。 中信建投证券最新发布的《A股2022下半年投资策略》报告中,着重提示了科创板在未来一个阶段的投资机会。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官陈果表示,“成长占优、小盘占优”是下半年的市场特征,“低位改善、成长领军”是下半年的行业选择。 其中,今年科创板与2012年创业板存在相似之处。从估值水平上看,两者前期均经历了深度调整,PE(TTM)降至历史分位低点;从经济环境上看,两者均处于去库存周期内,2012年“稳经济”与今年“稳增长”也较为类似。 陈果表示,从各板块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看,科创板盈利韧性最强,营收和净利润同比高增且较去年第四季度继续上行;科创板ROE亦展现较强韧性,今年ROE(TTM)达到10.14%,较2021年环比上行0.67个百分点,为最近10年70%分位。而且,相比于其他板块,科创板受上游涨价的扰动较小。 (文章整理自每日经济新闻、第一财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