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够忍耻,能够忍受痛苦而等待,都是不忘耻辱的结果。古人云:“人不可以无耻,无耻之耻,无耻也。”也就是说,一个人不可以不知耻,不知道耻辱的耻辱,才是真正的耻辱。
三国蜀国后主刘禅便是这样一个十足的无耻之徒。当时,魏国的镇西将军邓艾攻蜀,一路过关斩将,直取成都,蜀国君臣成了亡国奴。后主刘禅不但亲自乞降,又令蜀将姜维向魏将钟会投降。然而他这样做,并非像勾践那样屈一时之辱而后雪耻。
刘禅降魏后,有一天魏主设宴招待他,有意安排演出蜀地原有的杂技,四周蜀国降者观后都极为悲伤,而刘禅却兴致极高,谈笑风生。魏主问刘禅:“先生是否愿归蜀地!”刘禅竟然答道:“此间乐,不思蜀。”可悲之极!“为国而耻者,知耻而后进;为己而乐者,亡国不知耻”,后人这样评价勾践和刘禅这两位人生态度截然相反的历史人物。
有人说,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应不问过程而求结果。同样,在屈伸之间,伸是最终目的,屈为伸而服务,只伸不屈,会输得头破血流;只屈不伸,又毫无意义可言。所以,能屈能伸才是身处困境时的最佳抉择。